首頁 > 影人目錄 > 影評人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影評人

張靚蓓 Chang Jinn-Pei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美國喬治亞大學(UGA)視聽傳播研究所碩士。是資深的媒體人、作家、影評人。曾經擔任中國時報主任記者、中時晚報影劇新聞中心主任、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講師、東海大學美術系講師及金馬獎評審,現專事於寫作。

在電影這塊園地上,她不斷地挖掘深耕、觀察,對電影可以說有著獨特的見解。在擔任紀錄片《無米樂》、《全景映像季: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的媒體總監時,這段與這群夥伴共同策劃執行戲院上片的行銷過程,讓她能夠有機會將多年來對電影的觀察經由實際操作獲得驗證。

長久以來,她對於兩岸三地的華語電影、導演都極為關注,加上工作的關係,讓她有許多的機會能夠與這些創作者面對面地交談、討論,而這些對談及探索透過她細膩的文字寫成了『十年一覺電影夢』、『不見不散:蔡明亮李康生』、『夢想的定格』這些電影專書,極具參考閱讀價值。

作品年表 - 著作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8『鏡頭下的愛情』
2002『電影手札』 2003 Film Reader's Diary
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
2004『不見不散:蔡明亮與李康生』
2004『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
2009『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
2009『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

作品年表 - 譯著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1『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埃及和古代近東』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Egypt and the Ancient Near East
1996『再見楚浮』 Finally Truffaut

作品年表 - 其他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88『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譯者之一) The Encyclopedia of Visual Art
1996『邊緣視角-吳其諺文集』(主編)
1999『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主編)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吳天明是踏上國際影壇的要角」 / 張靚蓓 / 『銀色世界』,第221期 / 1988 / 頁51
2「史詩背景前活動的人們—陳凱歌談《霸王別姬》」/ 張靚蓓訪問 / 『電影欣賞』,第67期 / 1994 / 頁68-74
3「認識吳其諺,是因為電影」 / 張靚蓓 / 『電影欣賞』,第75期 / 1995 / 頁96-97
4「保存影片、邁向國際舞台—井迎瑞談電資館進入FIAF的心路歷程」 / 張靚蓓訪問 / 『電影欣賞』,第79期 / 1996 / 頁72-82
5「傷痛的側影輪廓,剝離影像冰層的艾騰•伊格言—坎城訪談記」 / 張靚蓓 / 『影響電影雜誌』,第88期 / 1997 / 頁101-109
6「有關人的本質--專訪蔡明亮.談《河流》上」 / 張靚蓓 / 『世界電影』,第340期 / 1997 / 頁172-174
7「澳洲電影-從土地孕育出來的生命力」/ 張靚蓓 / 『世界電影』,第340期 / 1997 / 頁104
8「有關人的本質--專訪蔡明亮.談《河流》下」 / 張靚蓓 / 『世界電影』,第341期 / 1997 / 頁100-104
9「《花木蘭》風光出征.配音人居功厥偉」 / 張靚蓓 / 『海外學人』,第297期 / 1998 / 頁78-80
10「面對當代導演李行」 / 張靚蓓 / 『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 / 1999
11「導演李安專訪」 / 張靚蓓 / 『臥虎藏龍電影寫真集』,台北:東販 / 2000
12「訪葉錦添談《臥虎藏龍》的美術設計 -上-」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44期 / 2000 / 頁93-97
13「專訪葉錦添談《臥虎藏龍》美術設計 -下-」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45期 / 2000 / 頁44-50, 52
14「角逐奧斯卡專訪《臥虎藏龍》編劇王蕙玲」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54期 / 2001 / 頁68-72
15「我是越拍越靠近臺北—楊德昌談新片《一一》」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62期 / 2001 / 頁82-85
16「入圍金馬獎十項大獎—訪關錦鵬談《藍宇》」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63期 / 2001 / 頁82-84
17「《綠巨人浩克》之父李安L.A.現場直擊」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82期 / 2003 / 頁114-117
18「大陸名導張藝謀.《英雄》幕前幕後總探索」 / 郭定原、張靚蓓、奚浩 / 『兩岸雙贏』,第49期 / 2003 / 頁4
19「《英雄》劈出華人電影新版圖!」 / 張靚蓓 / 『兩岸雙贏』,第49期 / 2003 / 頁14-19
20「來看大陸電視劇」 / 何莉汪、張靚蓓、黃世鳴 / 『兩岸雙贏』,第52期 / 2003 / 頁4-19
21「自由工作自由—張靚蓓:自由創造我的可能」 / 柯芷伶 / 『30雜誌』,第4期 / 2004 / 頁150
22「人間燈火淡黯處,映像顯影—全景工作室記錄臺灣多難年代的想像」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1期 / 2004 / 頁66-79
23「人和人相處就是靠那麼一點感動—杜篤之和高佩玲的深情檔案」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2期 / 2004 / 頁96-105
24「馬目諾蔚藍海洋:注目湯湘竹的《海有多深》、《山有多高》」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3期 / 2004 / 頁14-21
25「明年我也許就是那朵玫瑰—葉如芬的歡喜奮鬥學」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4期 / 2004 / 頁42-48
26「侯孝賢—長鏡頭下的歷史凝視」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91期 / 2004 / 頁右34-37
27「《記憶裂痕》—吳宇森導演」 / 張靚蓓 / 『Look雜誌』,第89期 / 2004 / 頁40-41
28「胖胖蠢蠢的BJ,為什麼能得到Mr.Right?」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5期 / 2005 / 頁84-89
29「相識於市井,結緣於生活」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6期 / 2005 / 頁74-81
30「黑皮諾的滋味」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7期 / 2005 / 頁72-79
31「革命前夕的心靈長征」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8期 / 2005 / 頁36-46
32「誰是後浪,誰是前浪?」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29期 / 2005 / 頁72-79
33「歷史健忘,悲劇重蹈!」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0期 / 2005 / 頁68-77
34「翻滾,找回臺灣人的活力!」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1期 / 2005 / 頁82-89
35「亂世,成就了一個父親的成長」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2期 / 2005 / 頁74-80
36「仗義者,每多屠狗輩」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3期 / 2005 / 頁80-85
37「單純的【追尋】,就是《最好的時光》」/ 張靚蓓 /『張老師月刊』,第334期 / 2005 / 頁88-94
38「翻不出青春剎那織就的深淵」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5期 / 2005 / 頁90-95
39「誠實面對自己的《面子》」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6期 / 2005 / 頁88-93
40「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金剛》的【眼神】」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7期 / 2006 / 頁84-90
41「愛情有了醞釀期,方凝聚出日後的爆發力」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38期 / 2006 / 頁96-105
42「我們只剩下《斷背山》」/ 張靚蓓 /『張老師月刊』,第339期 / 2006 / 頁82-90
43「性與暴力,初始的巢穴」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40期 / 2006 / 頁66-72
44「李屏賓,那特別的光是怎麼打出來的?」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43期 / 2006 / 頁48-57
45「夜.宴.葉.錦.添」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44期 / 2006 / 頁114-122
46「學習的魅力,說笑的童年」 / 張靚蓓 / 『張老師月刊』,第346期 / 2006 / 頁62-70
47「不疾不徐,練出王者之風:李安的電影之路」 / 張靚蓓 / 『新活水』,第6期 / 2006 / 頁10-15
48「有風骨的變色龍:遊走中西文化之間的金像導演李安」 / 張靚蓓 / 『明報月刊』,第484期 / 2006 / 頁71-76
49「為中國文化說話:專訪李安」 / 張靚蓓 / 『明報月刊』,第484期 / 2006 / 頁76-77
50「面對當代導演」 / 張靚蓓 / 『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黃寤蘭主編,時報出版 / 1998
51「台北青少年的心靈空間」 / 張靚蓓 / 『尋找電影中的台北』,謝仁昌編,台北金馬獎影展執行委員會 / 1995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