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其他工作人員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其他工作人員

沙榮峰  Sha Yung-Fong

1921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原經營布紗業,1953年與夏維堂、張九蔭、張陶然共組聯邦影業公司,負責發行及宣傳業務。1956年與夏維堂成立國際影片公司,沙榮峰擔任總經理,圈內人遂以「國際聯邦」通稱。

國際聯邦在台三十年的歷史共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代理香港電懋公司的影片在台發行業務,引進大量國語片。第二階段聯邦接下代理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在台灣發行業務。第三階段與香港國泰公司聯合投資百分之五十,支持李翰祥在台成立國聯拍片。第四階段在桃園大湳地區成立「國際製片廠」,第五階段成立「台灣區電影製片工業同業公會」,沙榮峰為理事長。

1964年股東之一的夏維堂墜機逝世,沙榮峰接下國聯重擔兼任負責人,並改變了國聯原有的業務。他先結束了國泰,邵氏在台的發行業務;並繼續支持國聯拍攝十八部電影;1965年他在桃園大湳成立片廠,招考演職員,大力推動聯邦製片業務,公司成立製片部,網羅港台一流編導人才展開一連串製片攻勢,1967年由胡金銓執導的《龍門客棧》奠定聯邦的基礎,1970年《俠女》更將台灣電影推展至國際舞台。除此,沙榮峰為實現理想,1974年成立「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並與製片廠、沖印公司同業聯合成立「台灣區電影製片工業同業公會」,沙榮峰擔任理事長。此一工會成形對同業幫助極大,可向經濟部財政部對電影器材、底片等申請減稅優待,爭取更公平合理的製作環境。

沙榮峰與伙伴合作的國際聯邦業務,在當時日片充斥的國內市場中全力發展國語片,並且製作了許多膾炙人口、享譽國際的大片如《龍門客棧》、《俠女》,培植了國內許多優秀的電影人才,而「台灣區電影製片工業同業工會」更為廣大電影工作者謀福,可以堪稱為台灣電影界的功臣。

作品年表 - 著作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5『繽紛電影四十春』
2006『沙榮峰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

作品年表 - 出品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67《龍門客棧》 Dragon Inn
1968《一代劍王》 The Swordsman of all Swordsmen
1968《掌門人》 The Knight of Old Cathay
1968《晨霧》 Morning Mist
1969《情人的眼淚》 The Melody of Love
1969《鐵娘子》 Iron Petticoat
1969《黑帖》 Black Invitation
1970《俠女》 A Touch of Zen
1970《三娘教子》 Prosperous of Family
1970《烈火》 The Grant Passion
1970《龍城十日》 A City Called Drago
1971《萬里雄風》 Rider of Revenge
1971《十萬金山》 The Ghost Hill
1971《飛龍山》 The Fly Mountain
1971《雲山夢回》 The Lost Romance
1971《刺蠻王》 She’d Hate Pather Love
1971《有我就有你》 I Will Always Be With You
1971《黑白道》 The Brave and the Evil
1971《精忠報國》 The Decisive Bttle
1971《武林龍爭鬥》 The Bravest Revenge
1972《女拳師》 A Girl Fighter
1973《鬼面人》 The Ghostly Face
1973《中國針灸》 Chinese Kung Fu and Acupuncture
1974《雲飄飄》 Gone With the Cloud
1974《窗》 The Windows of the Mind
1974《雲河》 Moon River
1974《潮洲虎女》 Blood Revenge
1975《煙雨》 Misty Drizzle
1975《楓紅層層》 The September Song
1977《愛情大進擊》 The Love Offensive

大事年表

年份事蹟
19212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父親沙錫章經營呢絨綢布莊,母親卞式,育有子女五人。
1934就讀南菁中學時,父親突然過世,以致家道中落,不得不輟學到布莊當學徒。
1935隨表兄劉壽康到上海,在紡織公司工作,半工半讀。
1940在蘇州創業,設鼎盛紗布號,翌年另在無錫、江陰兩地設分號。
1943經親友介紹認識無錫著名牙醫之女曹學娥小姐。
1944農曆4月8日與曹小姐在上海青年會結婚,婚後定居蘇州。
1945長子沙正明出生。
1947偕妻小暢遊台灣,並視察市場。
1948隻身來台,成立分支機構,經營紗布業務,並在延平北路創設有信百貨公司。長女沙正華出生。
1949妻攜子女來台,遷居台北。
1950次子沙正治出生。
19515月與同鄉夏維堂、張陶然、張九蔭相聚,為推行國語,從事文化報國之理念,決定籌組國語新片發行機構,首先由夏維堂赴港選片,在台業務暫由周劍光之建華公司代理發行。
1952在香港投資拍攝第一部國語片《澳門大血案》。
1953為加速發展,集資兩百萬,在開封街正式成立聯邦影業有限公司,股份四人平分。夏維堂為公司負責人,張陶然為駐港代表,張九蔭主理財務,沙負責發行及宣傳業務。並且代理香港永華影業公司、新華影業(香港)公司、邵氏父子(香港)公司在台灣發行業務。
1954與香港國風影業公司合作拍攝第一部國語片《金鳳》。
1955代理嚴俊之國泰公司在台發行業務。與國際影片公司(及電影懋業公司、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前身)總經理歐德爾簽訂台灣代理發行合約。
19561月27日,正式成立國際影片有限公司(夏維堂任董事長,沙任總經理)專門代理香港國際影片公司台灣發行業務。另增設中藝公司,代理英國蘭克公司影片。與香港亞東公司合作拍攝《雪裡紅》。
1957聯邦成立宣傳部,聘謝天白為宣傳部主任。與新天公司合作拍攝《馬路小天使》。
19592月成立「國際電影雜誌社」,任發行人兼社長,至1976年停刊。
1960與國風公司合作遠渡日本拍攝外景的《苦兒流浪記》。精選粵語武俠片,每月四部配製國語,以充裕片源。
1961代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台灣發行業務。
1962開始組織全台院線,增建戲院。與新光公司合作來台灣拍《梁紅玉》。
1963與香港電懋公司合作,支持李翰祥來台成立國聯影業公司,並兼代理國際影片發行業務。當選為中華民國雜誌協會理事兼組長,至1971年止。與國藝公司秦劍合作《大馬戲團》、與新天公司合作製作《女人與強盜》、與聯合公司合作製作《賣油郎獨佔花魁女》、《新桃花江》。
19646月,十一屆亞展在台北舉行,陸運濤等人組團來台參與盛會,聯邦夏維堂、台製龍芳等陪同參觀台中故宮,於北返途中發生空難,聯邦負責人夏維堂亦同機罹難,至此,沙除原發行、宣傳業務外,尚須肩負製作決策與維持對外關係。
1965國際影業公司在桃園八德鄉大湳村購置建廠用地一萬五千餘坪土地。與日本松竹株式會社合作製作《神火101》。《龍門客棧》在台中火炎山外搭景開拍客棧外景。
1967夏季,片廠首期工程完成。當選為「中韓文經協會」理事。與金鷹公司袁秋楓簽訂合作製片合約。與韓國合作《諜海妖姬》。
1968秋季,片廠第二期工程七月竣工。《龍門客棧》在日首映,成為第一部在日本戲院正式公映台灣出品的影片。十一月,應泰國耀華影業機構之邀、赴泰訪問及考察電影市場。三月,當選為中華民國電影戲劇協會常務理事。《龍門客棧》獲教育部文化局優等劇情片金馬獎。
1969年底完成三座攝影棚,正式啟用擴大製片。二月,創辦今日電影雜誌社,任發行人,共出版四期,同年十二月停刊。創辦私立復興工業專科學校。
1970經沙多番努力,經濟部工業局始准民營製片廠正式登記為合法工業。邵逸夫邀沙赴日,擬聘沙出任劭式總經理一職,沙婉拒。
19713月,正式向內政部提出籌組台灣區電影製片工業同業公會。在政大企管系進修。在高雄成立華國海洋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1972中央電召要沙提供中影興革意見,沙提出五點建議,之後徵召沙接掌中影,已婉拒。
19733月10日,內政部核准成立籌組台灣區電影製片工業同業公會。4月30 日,在台北自由之家舉行成立大會,沙被推選為理事長,並連任三屆。進革命實踐研究院。
1974暫停製片業務。8月,成立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接辦原虹雲電影沖印公司),詹純鑑任董事長,沙任總經理,至1976年止。
1975擔任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監事等職務。獲二十九屆工業節優良廠商獎。
19761月,受聘擔任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10月成立敬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19789月,成立偉豐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807月,參加國家建設研究會。
19813月,成立鴻基育樂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6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頒發獎狀,新聞局頒發獎牌,獎勵沙榮峰對電影事業的卓越貢獻。
1982獲聘任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實踐堂管理指導委員會委員。受聘為中印尼文經協會理事。
1983入選英國The 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rofiles 世界名人錄。
1984入選英國Men and Women Distinction 世界名人錄。
1985成立國善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
1989任財團法人台影文化基金會董事。
19913月16日,偕黃仁先生訪國家電影資料館,決定將聯邦公司出品的影片,包括《龍門客棧》、《俠女》、上、下集、《龍城十日》等在內的二十二部的底、聲、字幕片,悉數由香港運回台灣,交由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著手撰寫從影回憶錄。5月,將「聯邦」、「國際」影業公司位於開封街辦公室所有文宣資料、影片拷貝(「如《金鳳》、《雪裡紅》等」),及近千張海報、劇照,捐贈國家電影資料館。12月,獲第二十八屆金馬獎頒贈特別貢獻獎。
19924月,與張陶然先生共同協助電影資料館,將原存香港聯邦影業公司的電影拷貝、文宣資料等運回台,交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永久典藏。5月,回憶錄定稿。
1993修訂回憶錄。
19945月18日回憶錄『繽紛電影四十春』出版。(人物年表出處:『繽紛電影四十春』/沙榮峰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1994.5.18初版)

得獎紀錄

年份事蹟
1974香港銀色世界對國語電影最具貢獻電影工作者銀手獎。
1983入選英國The 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rofiles世界名人錄。
1984入選英國Men and Women Distinction 世界名人錄。
1990獲第二十八屆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聯邦電影時代』/ 黃仁編著 /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 2001
2聯邦的武俠之路」/ 黃仁 / 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 2001
3沙榮峰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 林盈志 / 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 2006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