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其他工作人員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其他工作人員

呂訴上  Lu Su-Shang

1915年生,彰化縣人。中學畢業後,辦了一個「台灣銀華影片社」,出租影片,這是他事業中的「第一銀華」;抗戰初期,自組「銀華新劇團」,這是「第二銀華」。此後赴日研習戲劇、攝影、新聞等藝術,曾就讀日本大學藝術科本科、日本新聞學院本科,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回台後一度服務於警界,於台灣省警察學校警官講習班第一期畢業。曾經為「台北市電影戲劇促進會」理事長,物色菁英演出他的創作劇本「女匪幹」、「延平王復國」、「鑑湖女俠」等,獲得國民黨改造委員會頒發獎狀;後來中央八機關共聘他組成「台語劇團」,此即文化工作隊的前身。

在導演《愛情十字路》之後,開始籌組他個人的第三銀華--「銀華影業社」。此外還曾經擔任中國文藝協會電影話劇委員會常務委員、戲曲委員會副主委、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常委、國防部康樂總隊戲劇顧問、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理事、台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場編導委員等。

戰後歌仔戲研究的第一人,當屬呂訴上。他憑著出身戲劇家庭的身份及日本大學藝術科的學位,廣於收集有關台灣各種演藝的文獻資料,加以整理研究,1947年他就提出了精闢的「台灣演劇改革論」,呼籲健全台灣戲劇的演出;1954年「台灣的戲劇」一文,則詳述了台灣各種戲劇的演變及發展;致力振興台灣戲劇與電影的改革活動近三十年,著有『台灣電影戲劇史』一書,由「銀華影業社」出版,對於電影與戲劇研究史料保存貢獻卓著,迄今仍是研究台灣電影、戲劇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料。卒於1970年2月24日,得年56歲。

作品年表 - 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57《愛情十字路》

作品年表 - 編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57《河邊春風寒》

作品年表 - 著作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54『台灣的電影製作』
1958『台語片的新途徑』
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呂訴上和臺灣影劇」/ 游彌堅著 / 期刊名:中國一周 / 1958
2「戲劇電影史奠基者—呂訴上」/ 李秀美著 / 『台北人物誌』-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出版 / 2000年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