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導演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導演

李啟源  Lee Chi-Yuarn

畢業於政大心理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碩士、巴沙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電影碩士。李啟源是台灣著名的作家及詩人,他的文學作品曾獲得中外文學、「中國時報」副刊文學獎、「聯合報」副刊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各大文學獎項的肯定,他所創作的電影劇本作品也數度入選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他在1997年完成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作品《颱風紀念日》,並得到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新導演銀獎及劇本銀獎的肯定。在美國期間曾在好萊塢New Island Entertainment後期製作公司,擔任編劇、創意總監職務,直到2004年才回到台灣自組「李啟源電影有限公司」並在隔年完成了《巧克力重擊》。

 

李啟源目前兼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也繼續不斷從事電影創作,而在好萊塢累積的多年創作經驗,使得他的電影除了豐富的人文思想外更添加了成熟的技術輔助,未來的作品相當值得期待。

作品年表 - 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3《Statue》(短片) Statue (Short)
1995《狗城剃頭師》(短片) Dogtown Barber (Short)
1997《颱風紀念日》 Hurricane Festival
2005《巧克力重擊》 Chocolate Rap
2008《亂青春》 Beautiful Crazy

作品年表 - 編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7《颱風紀念日》 Hurricane Festival
2005《巧克力重擊》 Chocolate Rap
2008《亂青春》 Beautiful Crazy

作品年表 - 著作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1《牆眼》 Eye Behind the Wall
1996《魚翅狂》 Shark Fins Odyssey
2001《少女殺人日記》 Shooting for Paradise
2002《暴暴鼓》 Love on the Run
2006《巧克力重擊》 Chocolate Rap
2008《雪花》

得獎紀錄

年份事蹟
1984以「螺旋」獲第一屆中外文學獎「新詩類首獎」。
1988以「錄鬼簿」獲第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類評審獎」。
1989以「艋舺狂想曲」獲第十二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類評審推薦獎」。
1990以「我們明日的廣告辭大展」獲第十三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類首獎」。
1991以「解嚴年代的愛情」獲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類第二名」。
以《牆眼》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1992以「饗宴」獲第五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類首獎」。
1994以「築巢季節」獲第六屆中央日報文學獎「小說組第二名」。
1996以《颱風紀念日》獲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劇本銀獎」。
1998以《颱風紀念日》獲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新導演銀獎」、Dance With Film國際影展「最佳攝影獎」、Flagstaff 國際影展「新導演銅獎」、美國洛杉磯新秀影展「最佳攝影劇情片」。
2001以《少女殺人日記》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2008以《雪花》獲新聞局九十六年度優良電影劇本「佳作劇本獎」。
以《亂青春》獲德國曼漢姆影展正式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螺旋」 / 李啟源 / 『中外文學』 / 1984
2「牆眼」 / 李啟源 / 『79年散文選』 / 台北市:九歌 / 1990
3「饗宴」 / 李啟源 / 『81年散文選』 / 台北市:九歌 / 1993
4「黃尾巴」 / 李啟源 / 『82年短篇小說選』 / 台北市:爾雅 / 1994
5「築巢季節」 / 李啟源 / 『中副83年小說精選』 / 台北市:中央日報 / 1995
6「解嚴年代的愛情」 / 李啟源 / 『中英對照讀台灣小說』 / 台北市:天下遠見 / 1999
7『以「文化勞動的新國際分工」架構分析跨國合製國片的前景與未來—以國片《巧克力重擊》為個案研究』 / 王傳宗 /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 2005
8Chi & Company 李啟源電影有限公司
9尋找電影的靈魂-楊雅?、李啟源、魏德聖、蔡宗翰談電影編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