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導演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導演

申江  Shen Chiang

1943年在北京讀書的申江,因為抗戰之故從北京逃到後方,在一個專門訓練流亡學生的工作幹部訓練班受訓,因為不適應軍事化的管理方式,常常裝病跑到圖書館,在此期間看了數百部的電影劇本,包括舞台劇以及一些翻譯劇本,算是為後來從事電影工作奠下了基礎。後來因為國語標準之故,他有機會投考張徹所屬的「社會教育文化工作隊」,並在宣傳隊中演出舞台劇,宣傳隊解散後,便隨張徹一同到達重慶。1945年戰爭結束,申將參加了職業性質的「勝利劇社」,並且隨著演劇隊走了整整一年,終於才回到北京。

1948年,申江加入國泰電影公司,當時的老闆柳中浩有意將部份資金移轉到台灣,因此組織了萬象電影公司到台灣拍片。申江於是隨著整個劇組移師到台灣開拍《阿里山風雲》,拍攝期間時值兩岸內戰,於是申江就這樣在台灣留了下來。他進入隸屬於教育部底下的社會教育司有電化教育組工作,拍過數部政宣短片,卻一直苦無更好的拍片機會,直到離開教育部之後,有片商請他執導第一部作品,台語片《破網補晴天》。1964年,申江前往香港加入邵氏。在邵氏的申江一直從事編劇的工作,沒有執導電影的機會。後來台灣製片人任寶玲邀請申江,希望他能執導《最標準的男人》一片,於是申江向邵氏告假回台灣,結束拍攝工作之後才又回到香港。後來申江又與邵氏續約三年,但是這次因為合約問題,與邵氏的合作並不愉快,合約結束後,申江逐漸淡出電影工作圈。

作品年表 - 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57《破網補情天》
1957《何日花再開》
1957《半日夫妻》
1958《寶石花》
1958《三美爭郎》
1959《千里明月寄相思》
1961《警網情鴛》
1962《可愛的仇人》
1963《四海一家親》 The World is a Big Family
1963《爸爸在何處》
1964《可憐的戀花》
1967《最標準的丈夫》
1970《江湖三女俠》 Swordwomen Three
1970《插翅虎》 The Winged Tiger
1971《血灑天牢》 The Rescue
1973《盜兵符》 Call to Arms
1973《龍虎會風雲》 Heroes of Sung
1973《七煞街》(奇男子)
1974《霹靂小子》 The Dauntless Bumpkin
1975《女捕快》 Lady of the Law
1975《包公奇案》 Strange Odyssey
1978《關東五大俠》
1978《百戰保山河》

作品年表 - 編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62《誰能代表我》
1965《江湖奇俠》 Temple of the Red Lotus
1967《神劍震江湖》 The Thundering Sword
1967《琴劍恩仇》 The Sword and the Lute
1968《玉面飛狐》 The Silver Fox
1970《江湖三女俠》 Swordwomen Three
1970《插翅虎》 Winged Tiger
1971《血灑天牢》 The Rescue
1973《龍虎會風雲》 Heroes of Sung
1973《盜兵符》 Call to Arms
1973《七煞街》(奇男子)
1975《女捕快》 Lady of the Law
1975《七彩封神榜》
1978《神鷹飛燕蝴蝶掌》 Eagle's Claws and the Butterfly Palm
1978《百戰保山河》
1995《邊城皇帝》 Country Side Hero

作品年表 - 副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65《江湖奇俠》 Temple of the Red Lotus

作品年表 - 出品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78《關東五大俠》
1978《神鷹飛燕蝴蝶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