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影人目錄 > 導演
|
|
|
 | 吳念真 Wu Nien-Jen 本名吳文欽。1952年7月29日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1976年考入輔仁大學夜間部,主修會計學,該年初開始從事小說創作,題材大部分以中下階層人們的生活為背景,頗受重視,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
1978年首次接受劇本工作,1981年以《同班同學》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成為炙手可熱的編劇新秀。同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擔任企劃部編審,其上司兼好友為小野(李遠),以企劃電影作品為務。1982年,與小野、陶德辰企劃《光陰的故事》一片,為「台灣新電影」催生。其後吳念真與「新電影」導演合作無間,許多「新電影」作品的編劇都出自其手,如《兒子的大玩偶》(1983)、《海灘的一天》(1983)、《殺夫》(1984)、《戀戀風塵》(1986)、《悲情城市》(1989)等,其中《戀戀風塵》更為吳念真本人的成長故事。1989年離開中影,成為自由編劇,編劇作品高達七十多部。
1994年,吳念真首次執導演筒,拍攝《多桑》一片。1996年導演《太平天國》,其後成立廣告公司,拍攝多部膾炙人口的廣告片,並親自擔任廣告片演員,以其親和力成為電視廣告常見的臉孔。曾主持《台灣念真情》等發掘台灣本土文化的節目。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舞台劇導演上,為一全方位的文化人。
現任吳念真影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大象影片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並為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之兼任教師。 |
|  |
作品年表 - 導演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94 | 《多桑》 | A Borrowed Life | | 1996 | 《太平天國 》 | Buddha Bless America | | 2004 | 《阿祖的兒子》(紀錄片) | | |
作品年表 - 編劇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79 | 《拒絕聯考的小子》 | | | 1979 | 《香火》 | Gone With Honor | | 1980 | 《不妥協的一代》 | | | 1980 | 《年輕人的心聲》 | | | 1980 | 《西風的故鄉》 | The Blind Love | | 1980 | 《明天只有我》 | Sailing For Tomorrow | | 1981 | 《同班同學》 | | | 1981 | 《吾家有女初長成》 | Spring Fever | | 1981 | 《男女合班》 | | | 1981 | 《飛越補習班》 | | | 1981 | 《歡喜冤家》 | Intimate But Quarrelsome | | 1982 | 《畢業班》 | The Graduation Trip | | 1982 | 《慧眼識英雄》 | Hero V.S. Hero | | 1982 | 《誰是無業遊民》 | The City | | 1982 | 《老師,斯卡也答》 | A Lily in the Valley | | 1982 | 《血濺歸鄉路》 | I Shall Return
| | 1982 | 《台北甜心》 | Taipei Sweet Heart | | 1982 | 《四年二班》 | | | 1982 | 《大遠景》 | Return of the Electric Love | | 1982 | 《苦戀》 | Portrait of A Fanatic
| | 1982 | 《動員令》 | Happy Days In the Army | | 1982 | 《超級勇士》 | | | 1982 | 《三個問題女學生》 | | | 1983 | 《台上台下》 | Send in the Clowns | | 1983 | 《海灘的一天》 | That Day on The Beach | | 1983 | 《兒子的大玩偶》 | The Sandwich Man | | 1983 | 《天下第一》 | All The King’s Man | | 1983 | 《出外人》 | | | 1983 | 《搭錯車》 | Papa,Can You Hear Sing | | 1983 | 《又見阿Q》 | | | 1984 | 《頑皮男生俏女生》 | | | 1984 | 《在室男》 | In Meinan | | 1984 | 《北南西東》 | North South West East | | 1984 |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 Old Mo's Second Spring | | 1984 | 《殺夫》 | Woman of The Wrath | | 1984 | 《小爸爸的天空》 | Out of The Blue | | 1984 | 《霧裡的笛聲》 | Natural is Quiet beautiful | | 1984 | 《戰爭前夕》 | Impending War | | 1985 | 《慈悲的滋味》 | Taste of Mercy | | 1985 | 《舞女》 | | | 1985 | 《校園檔案》 | The Campus Incidents
| | 1985 | 《打鬼救夫》 | | | 1985 | 《八番坑口的新娘》 | Story of a Bride | | 1985 | 《國四英雄傳》 | The Ooser,The Hero | | 1985 | 《台北神話》 | Myth of A City | | 1985 | 《好個蹺課天》 | One Bright Day | | 1986 | 《父子關系》 | The Two of Us | | 1987 | 《校園青春樂》 | | | 1987 | 《期待你長大》 | Be My Lovely Again | | 1987 | 《戀戀風塵》 | Dust in The Wind | | 1987 | 《芳草碧連天》 | Flowers of Paradise
| | 1987 | 《桂花巷》 | Osmanthus Alley | | 1987 | 『待罪之身』 | Guilty | | 1988 | 《落山風》 | Autumn Tempest | | 1988 | 《老師,有問題》 | | | 1988 | 《大頭仔》 | | | 1988 | 《海峽兩岸》 | People Between Two China | | 1988 | 《老科的最後一個秋天》 | | | 1989 | 《感恩歲月》 | Honor Try Father | | 1989 | 《悲情城市》 | A City of Sadness | | 1989 | 《魯冰花》 | The Dull-Ice Flower Ice-dew Flower | | 1989 | 《風雨操場》 | | | 1989 | 《寒假有夠長》 | | | 1990 | 《兩個油漆匠》 | Two Painters | | 1990 | 《客途秋恨》 | Song Of The Exile | | 1990 | 《兄弟珍重 》 | Fraternity | | 1991 | 《極道追蹤》 | Zodiac Killers | | 1991 | 《情定威尼斯》 | Love In Venice | | 1991 | 《上海假期》 | My American Grandson | | 1992 | 《阿呆 》 | Joe-Goody
| | 1992 | 《無言的山丘》 | Hill of No Return | | 1993 | 《戲夢人生》 | The Puppet master | | 1993 | 《異域2 - 孤軍》 | End of the Road
| | 1994 | 《多桑》 | A Borrowed Life | | 1994 | 《阿祿開講,拍案驚奇─神仙妖》 | The God, The Taoist, The Goblin | | 1995 | 《號角響起》 | | | 1996 | 《四個不平凡的少年》 | Forever Friends | | 1996 | 《太平天國》 | Buddha Bless America | | 1998 | 《俠盜正傳》 | Chivalrous Legend | |
作品年表 - 演出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85 | 《青梅竹馬》 | Taipei Story | | 1996 | 《麻將》 | Mahjong | | 1996 | 《太平天國》 | Buddha Bless America | | 2000 | 《純屬意外》 | Pure Accidents | | 2000 | 《一一》 | A One and a Two | | 2000 | 《愛殺》 | 2000 Bloody Secret | | 2006 | 《練習曲》 | Island Etude | |
作品年表 - 監製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2000 | 《純屬意外》 | Pure Accidents | | 2009 | 《帶我去遠方》 | 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 |
作品年表 - 電影相關著作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89 | 『《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 | | | 1989 | 『悲情城市』 | | | 1994 | 『《多桑》─吳念真電影劇本』 | | | 1996 | 『尋找《太平.天國》』 | | |
大事年表 年份 | 事蹟 |
---|
| | 1976 | 退役後在臺北療養院圖書館工作,同時在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學習。
| | 1979 | 與林清玄、陳銘合作編寫電影劇本《香火》。
| | 1980 | 任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審、編劇。先後編寫《明天只有我》、《同班同學》、《男女合班》等反映中學生生活的電影劇本。
| | 1981 | 輔仁大學畢業。曾出版小說集《抓住一個春天》、《邊秋一聲雁》、《吳念真自選集》和散文集《針線盒》。《同班同學》獲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 | 1983 | 創作揭示臺灣社會問題和小人物命運的電影劇本《臺上台下》、《搭錯車》、《海灘的一天》等。
| | 1986 | 草擬一份共同宣言,由詹宏志執筆,並爭取對新電影支援之人脈連署支援,預計在87年發表。這份名為「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或稱「另一種電影」宣言)的文件,於1987年1月24日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 1988 | 與楊德昌、侯孝賢、陳國富、朱天文成立「合作社」電影公司,希望以此形式向企業界尋求拍片資金。 | | 1989 | 製片理念未獲重視,與小野 同時辭去中影職務,脫離中影公司。後與小野、柯一正籌組「正集團工作室」,後改以「五月公司」之名完成公司登記。 | | 1994 | 《多桑》在瑞芳舉行首映。同年入選東京影展青年競賽片。
| | 1995 | 導演電影《太平天國》;主持TVBS【台灣念真情】節目達三年;擔任廣告導演,作品數十部。 | | 1996 | 《太平天國》入選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項目;身兼「金馬光影」的製作,策畫及主持。 | | 1997 | 主持台北之音【台北訓導處】廣播節目達兩年;導演國家形象宣傳影帶【台灣婦女】。 | | 1998 | 主持八大電視台【念真訓導處】節目;監製【基隆鄉土教材】錄影帶。 | | 1999 | 主持台北之音【念真在台北】廣播節目;主持非凡電視台【台灣頭家】節目;監製國家形象宣傳影帶【MIT跨越新世紀】。 | | 2000 | 主持台北之音【念真午夜場】廣播節目;主持中華民國總統就職晚會;監製公共電視【強盜與天使】劇集;監製電影《純屬意外 》;策劃總統府跨年晚會 。 | | 2001 | 監製非凡電視台【台灣頭家施振榮】劇集;監製台視【逆女】劇集、【台灣百年】形象短片;監製、導演華視【城市傳奇】劇集之【喂,你現在在幹嘛?】。編導舞台劇【人間條件-滿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編導舞台劇《青春小鳥》並參與演出。 | | 2002 | 擔任舞台劇【愛情沸點八度半】編劇;執導第一部八點檔連續劇【告訴我,哪裡有光?】。 | | 2003 | 記錄自己童年往事的繪本『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發表。 | | 2004 | 接受商業週刊委託,拍攝「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系列紀錄片《阿祖的兒子》。 | | 2005 | 主持公共電視【這些人、那些人】;監製公共電視人生劇展【偵探物語】並客串演出警察一角。擔任綠光劇團藝術總監並編導舞台劇【人間條件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 | 2006 | 參與演出資深攝影師陳懷恩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練習曲》;以【這些人、那些人】獲得第四十一屆電視金鐘獎「最佳資訊節目類主持人」。 | | 2007 | 獲邀擔任第二十屆東京影展評審,並出席為楊德昌所舉辦的回顧展座談會;編導舞台劇【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並接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一職。 | |
得獎紀錄 年份 | 事蹟 |
---|
| | 1981 | 以同班同學》獲得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 | 1984 | 以《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獲得第二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 | 1986 | 以《父子關係》獲得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 | 1987 | 以《桂花巷》獲得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 (陳揚, 吳念真)
| | 1990 | 以《客途秋恨》獲得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亞太影展最佳劇本、第三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 | 1992 | 以《無言的山丘》獲得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 | 1994 | 以《多桑》獲得義大利都靈影展最佳影片獎;希臘鐵撒隆尼卡影展銀凱撒獎、費比西影評人獎 | | 1995 | 以《多桑》獲得新加坡影展評審團獎 | |
相關閱讀 編號 | 資料 |
---|
| 1 | 「蘸滿感情的筆尖--吳念真導演專訪」/林素芬採訪整理/『幼獅文藝』/84:3=519 /1997.03 /頁13-17 | | 2 | 「吳念真訪談」/ Davis, Darrell William 葉月瑜/『中外文學』/28:11/2000.04/p.33-49 | | 3 | 『特別的一天』/吳念真著/台北:遠流/2003 | | 4 | 『八歲一個人去旅行』/吳念真著、官月淑繪/台北:遠流/2003
| | 5 | 『台灣真少年』/吳念真、簡媜等著/台北:遠流/2003
| | 6 | 『臺灣念真情』/吳念真著/台北:麥田/2002 | | 7 | 『台灣念真情之這些地方這些人』/吳念真著/台北:麥田/1998
| | 8 | 『台灣念真情之尋找台灣角落』/吳念真著/台北:麥田/1997
| | 9 | 『抓住一個春天』/吳念真著/台北:遠流/1997 | | 10 | 吳念真個人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pages/wu-nian-zhen/69744736647?v=info | |
|
|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