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影人目錄 > 攝影
|
|
|
 | 林鴻鐘 Lin Hung-Chung 1934年7月28日出生於彰化縣,就讀成功小學,當時的小學老師正巧為日後華興片廠的何錂明。小學畢業後,考取省立台中一中(初中部),初中畢業之後,跟隨何錂明進入何基明在台中市創立的電影製作中心(華興電影製片廠的前身)工作,所學以16mm影片為主,包括攝影、剪接、沖洗、放映及器材維修等等,工作內容多為拍攝政府社教片,各級學校活動紀錄片、廠商產品簡介、短片。後來推廣到拍攝劇團在舞台上演出時部分外景和舞台內劇情串聯的片斷影片(也就是台語片的起源),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視覺,並且活絡了劇團的另一種表演空間。
1956年退伍後,在台中東區區公所就任里幹事工作,1957年,台語片正開始興盛,因為本身對於電影的興趣,毅然轉回電影行業,跟隨金山電影製片廠李泉溪導演拍攝電影,擔任中影出借的攝影師林贊庭、洪慶雲等人的攝影助理,並開始接觸學習到35釐米劇情片的製作經驗。1957年,義大利導演麥路西來台拍攝彩色寬銀幕劇情片《萬里長城》時,被借調到中影,此片拍攝完成後,1958年經過攝影師華慧英引薦進入中影擔任攝影助理。1962年,在李泉溪執導的《韓信出世》中首次掌鏡。1966年,經華慧英推薦,為周旭江導演擔任攝影師,拍攝其個人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劇情片《春歸何處》。1967年,拍攝周旭江為中影執導的《雙歸燕》,正式升為中影公司攝影師,此後陸續與張曾澤、廖祥雄、楊甦、陳耀圻、王童、曾壯祥、萬仁、柯一正、李祐寧等導演合作。
其中與林贊庭合作拍攝《梅花》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單獨掌機拍攝的《筧橋英烈傳》獲得第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假如我是真的》入圍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攝影;《苦戀》獲得第十九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1986年,首次執導紀錄片《東南亞之旅》;1987年,拍攝《那一年我們去看雪》後,不再擔任攝影工作,至今作品近百部。
自1958年進入中影公司後從最基層做起,先後曾任職助理員、技術員、攝影技師、技術組組長、副廠長、廠長,到1997年2月從製片廠廠長任上退休,受聘為中影製片廠顧問至2002年3月。 |
|  |
作品年表 - 攝影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57 | 《赤崁樓之戀》 | | | 1962 | 《韓信出世》 | | | 1962 | 《韓信迫死楚霸王》 | | | 1962 | 《雙王子復仇記(下集)》 | | | 1964 | 《為著素蘭病相思》 | | | 1964 | 《五月十三傷心夜》 | | | 1966 | 《情海斷腸人》 | | | 1966 | 《春歸何處》 | | | 1966 | 《尋夢園》 | Recalling my dreams | | 1967 | 《雙歸燕》 | | | 1967 | 《月滿西樓》 | | | 1968 | 《情關》 | | | 1968 | 《珊瑚》 | Coral Forever | | 1969 | 《黑帖》 | Black Invitation | | 1969 | 《人鬼狐》 | Man ghost fox | | 1969 | 《武聖關公》 | General Kuan | | 1969 | 《姜子牙下山》 | | | 1969 | 《八仙過海掃妖魔》 | | | 1969 | 《小翠》 | The petite wife | | 1969 | 《負心的人》 | | | 1970 | 《大情人》 | | | 1970 | 《春梅》 | | | 1970 | 《狐鬼嬉春》 | | | 1971 | 《不要冤枉我》 | | | 1971 | 《事事如意》 | | | 1971 | 《淘氣姑娘》 | | | 1971 | 《珠光寶氣》 | Mysterious of jewelly | | 1972 | 《門當戶對》 | The perfect match | | 1972 | 《一身是膽》 | The gallant | | 1972 | 《淘氣夫妻》 | The naughty couples | | 1972 | 《何日再吻君》 | | | 1972 | 《天下一大笑》 | | | 1973 | 《三百六十一行》 | | | 1973 | 《雙姝艷》 | | | 1973 | 《猛漢狂徒》 | Insanity Being | | 1973 | 《晴時多雲偶陣雨》 | | | 1974 | 《星星星》 | Star Star Star | | 1974 | 《彩雲片片》 | | | 1974 | 《長情萬縷》 | Long Way From Home | | 1974 | 《東邊晴時西邊雨》 |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 | 1975 | 《牡丹淚》 | | | 1975 | 《夢之湖》 | | | 1975 | 《愛情長跑》 | Run lover run | | 1975 | 《女學生》 | Girl school | | 1975 | 《梅花》 | Victory | | 1976 | 《翠湖寒》 | The Spring Lake | | 1977 | 《奔向彩虹》 | The Love Affair of Rainbow | | 1977 | 《望春風》 | | | 1977 | 《愛的賊船》 | A Pirate of Love | | 1977 | 《筧橋英烈傳》 | Heroes of the Eastern Skies | | 1977 | 《大霸尖山》 | | | 1977 | 《法網追蹤》 | | | 1978 | 《新西廂記》 | | | 1978 | 《沙灘上的月亮》 | | | 1978 | 《踩在夕陽裡》 | Walking in the Sunset | | 1978 | 《你不要走不要走》 | | | 1978 | 《男孩與女孩的戰爭》 | The War of the Sexes | | 1978 | 《強渡關山》 | The Brave Ones | | 1978 | 《翠寒湖》 | The Spring Lake | | 1979 | 《九哥遇鬼記》 | | | 1979 | 《忘憂草》 | Girl Without Sorrow | | 1979 | 《錦標》 | A Title Rewon | | 1980 | 《雲彩片片》 | | | 1980 | 《年輕人的心聲》 | | | 1980 | 《你那好冷的小手》 | | | 1980 | 《候鳥之愛》 | The Blind Love | | 1980 | 《暖暖冬陽》 | | | 1980 | 《緊迫盯人》 | | | 1980 | 《蜜月驚魂》 | | | 1981 | 《Z字特攻隊》 | | | 1981 | 《上行列車》 | Acentennial of Railways of ROC | | 1981 | 《上尉與我》 | The Captain and I | | 1981 | 《小葫蘆》 | The Unsinkable Miss Calabash | | 1981 | 《同班同學》 | | | 1981 | 《怒犯天條》 | Offend the Law of God | | 1981 | 《海軍與我》 | The Marine and I | | 1981 | 《假如我是真的》 | If I Were For Real | | 1981 | 《窗口的月亮不准看》 | Don’t Look at The Moon Through The Window | | 1981 | 《黑色大亨》 | | | 1981 | 《誰敢惹我》 | | | 1981 | 《學生之愛》 | | | 1982 | 《台北甜心》 | | | 1982 | 《苦戀》 | Portrait of A Fanatic | | 1983 | 《看海的日子》 | A Flower in The Raining Night | | 1983 | 《最長的一夜》 | The Longest Night | | 1983 | 《魔輪》 | | | 1984 | 《少年阿辛》 | | | 1984 | 《嫁妝一牛車》 | Oxcart Filled with Dowry | | 1984 | 《戰爭前夕》 | Impending War | | 1984 | 《霧裡的笛聲》 | Nature is Quiet Beautiful | | 1985 | 《好個蹺課天》 | | | 1985 | 《超級市民》 | Super Citizen | | 1985 | 《哥們的糗事》 | | | 1986 | 《父子關係》 | The two of us | | 1986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 Reunion | | 1987 | 《那一年我們去看雪》 | Cold | |
作品年表 - 製片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95 | 《紅柿子》 | Red Persimmon | |
得獎紀錄 年份 | 事蹟 |
---|
| | 1977 | 以《筧橋英烈傳》獲得第1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攝影獎。 | | 1982 | 以《苦戀》獲得第19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 |
|
|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