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影人目錄 > 製片
|
|
|
 | 陳汝霖 Chen Ju-Lin 電影製片,1924年7月12日生。11歲時, 陳汝霖就參加國民黨漢口市黨部所成立的鑄魂劇社,演出兒童劇以及街頭劇。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就隨著劇團輾轉撤退。劇團解散之後他考入高中,卻輟學到了重慶,在勵志社作了一年多的攝影工作。後來他考進了國立戲劇學校編導科,又響應「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號召,志願從軍,參與軍中的演劇工作。戰爭結束後,他在南京完成學業,成為科班出身的戲劇工作者。
1948年 陳汝霖跟隨劇團跨越海峽來到台灣演出,從此留在高雄的康樂總隊擔任舞台監督與行政工作。1956年跟隨 龍芳進入台製廠工作,從此與電影結緣。 陳汝霖先從場記開始做起,拍了許多租借台製片廠拍攝的民營製片,還做過紀錄片的編導工作,之後受到調任轉朝製片的專業出發。他在台製的工作以拍攝新聞片和紀錄片為主,1960年代台製製作的幾部技術精良的彩色鉅片如《吳鳳》、《西施》、《梨山春曉》等片,都有 陳汝霖參與其中。1967年,他從台製轉到中影,在企劃部門擔任企劃組長,任內曾經參與製作過《寂寞的十七歲》等十多部中影出品的劇情片。1969年, 陳汝霖與胡成鼎等人合組了大眾影業公司,包辦製片業務,並且兼任副總經理,經歷過大眾公司改組之後,他仍然位居要職。1975年, 陳汝霖又與幾位好友合組五富影業公司,發行西片以及拍製國語片。
從童年開始接觸戲劇工作,到接掌電影製片業務, 陳汝霖作風一向穩健嚴謹,無論影片是否能夠獲得成功,在製作的過程中他常是主動的求好,而製片的專業技術和精神正是當前台灣電影產業中所極需傳承的部分。 |
|  |
作品年表 - 監製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81 | 《又見春天》 | Once Again with Love | |
作品年表 - 製片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65 | 《西施》 | | | 1967 | 《寂寞的十七歲》 (助理製片) | Lonely Seventeen | | 1968 | 《生命之歌》 (助理製片) | | | 1969 | 《八仙渡海掃妖魔》(助理製片) | | | 1970 | 《十三條蟲》 | | | 1970 | 《警告逃妻》 | Warn to My Wife | | 1970 | 《狐妻》 | | | 1971 | 《隴上春痕》 | | | 1971 |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 | | 1971 | 《妙極了》 | The fake tycoon | | 1971 | 《母與女》 | Life with Mother | | 1971 | 《愛情一二三》 | Love Styles XYZ | | 1972 | 《風從那裡來》 | Love is An Elusive | | 1972 | 《秋決》 | The Autumn Execution | | 1973 | 《母親三十歲》 | Story of Mother | | 1974 | 《海韻》 | Rhythm of the wave | | 1974 | 《我父我夫我子》 | Father Husband and Son | | 1974 | 《大通緝令》 | The Big Raid | | 1976 | 《秋歌》 | The Autumn Love Song | | 1976 | 《浪花》 | Painted Waves of Love | | 1976 | 《碧雲天》 | Posterity and Perplexity | | 1977 | 《白花飄雪花飄》 | Melody from Heaven | | 1977 | 《風鈴風鈴》 | Love rings a bell | | 1977 | 《嗨!親愛的》 | Hi,Honey | | 1979 | 《小城故事》 | The Story of a Small Town | | 1979 | 《早安台北》 | Good Morning, Taipei | | 1980 | 《天涼好個秋》 | Spring in Autumn | | 1980 | 《原鄉人》 | My Native Land | | 1980 | 《美麗與哀愁》 | | | 1982 | 《俏如彩蝶飛飛飛》 | Six Is Company | | 1982 | 《愛的羽毛在飄》 | | |
|
|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