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製片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製片

周美玲  Zero Chou

1969年出生於基隆市,1992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於電子媒體與報社擔任過記者,很快就轉向獨立影片創作。1992年在拍攝社會運動為主的獨獨傳播公司認識「螢火蟲影像體」董振良,1993年合作改寫黃克全短篇小說「燈」,也就是後來《單打雙不打》的劇本,得到了電影基金會的35萬短片補助。從這部劇本之後,開始進入比較完整的製片流程領域。

1994年第一次使用DV拍攝劇情片創作《身體影片》,之後則長期持續創作。「偏重美學創意與哲學獨立思想,甚於道德文化使命」的創作概念,直到1999年推動《流離島影》計畫達於成熟,周美玲推動12位導演聯合拍製島嶼,與導演們分別到台灣周圍的12個離島上,進行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實驗計畫《流離島影》,強調「創意、深思、奇想」,並為該系列之一《烏坵》擔任編劇、導演。一年後,12人聯合推出總長288分鐘的《流離島影》電影,受邀參加十數個國際影展,也於2000年底上映,可說是當時台灣電影史上最龐大的一個35mm電影計畫。《流離島影》在美學上的成功實驗,增強了周美玲對於深化美學的信心。

2002年「台灣國際雙年展」中,周美玲同時以《私角落》與《極端寶島》二部,獲得「台灣獎—評審團特別獎」以及「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這兩部她稱之為「創作」的作品,也陸續受邀參加諸多國際影展。

曾為編、導、工作者,周美玲一直是台灣界公認的實力派人物,並在形式與內容間實驗各種結合的可能。雖然一直拍片創作不懈,但她卻說自己「其實從不為拍片而拍片」,她視拍片為修行,「只是透過創作,辯證生命課題、探索命運」;其作品透露深厚的哲學背景,重視文學氛圍,並講究美學藝術層次;其說故事方式常有「寓言」式的深度與趣味,對生命課題用力之深,令人印象深刻。

2004年,周美玲完成第一部35厘米電影劇情長片《豔光四射歌舞團》,甫一完成旋即獲邀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並獲得第41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該部電影之主題曲「流水豔光」則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2005年《豔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1st CJ Asian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Audience Awards)。

作品年表 - 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6《身體影片》 (劇情片) A Film About the Body
1997《藝術家和她的女兒》 Artist and His Daughter
1997《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 一代女頭手江賜美》 Looking for the Forgotten Artists
1998《飄泊的港灣》
1998《斷曲—找尋布袋戲後場的老樂師》 Being Ceased
1998《遺失在海峽中—烏坵》 Yi Shi Zai Hai Sia Zhong
1999《輻射將至—烏坵》 Before the Radiation
1999《師影》 Memories of the Taiwanese Master
2000《人頭祭的故事》 Head Hunting Festival
2000《鄒族戰祭》 Zou Zu Zhan Ji
2001《私角落》 Corner's
2001《雪山歷歷》 Mont. Snow
2002《極端寶島》 Poles Extremity
2003《擺渡》
2004《艷光四射歌舞團》(劇情片) Splendid Float
2005《黑暗視界》 Vision of Darkness
2006《刺青》 Spider Lilies
2008《麥子不死》(金穗三十紀念短片)Viva! Taiwan Moooooovie
2008《漂浪青春》Drifting Flowers
2012《花漾》Ripples Of Desire

作品年表 - 編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3《燈》 Light
1995《單打雙不打》 Every Odd-Numbered Day
1996《身體影片》 (劇情片) A Film About the Body
1999《解密831》 Black Name
2004《艷光四射歌舞團》(劇情片) Splendid Float
2008《漂浪青春》Drifting Flowers
2008《麥子不死》(金穗三十紀念短片)Viva! Taiwan Moooooovie
2012《花漾》Ripples Of Desire

作品年表 - 製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7《X島嶼之兩門相望》
1999《流離島影》 Floating Islands
2006《單車上路》 The Road in the Air

作品年表 - 副導演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95《單打雙不打》 Every Odd-Numbered Day
1999《解密831》 Black Name

得獎紀錄

年份事蹟
1993以《燈》獲電影基金會選為優良創作輔導短片。
1997編著電影書《單打雙不打》獲金鼎獎年度優良圖書。
1998以《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一代女頭手江賜美》獲得第二十一屆金穗獎錄影帶佳作;87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佳作;入選新加坡國際影展。
1999以《漂泊的港灣—百年基隆港》獲第二十二屆金穗獎錄影帶佳作;88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1999以《斷曲—找尋布袋戲後場的老樂師》獲得88年度地方文化影帶獎優等作品。
2000以《師影》獲得89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佳作。
2001電影影像書《流離島影》獲選中時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2001以《人頭祭的故事》獲得第二十四屆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

2001以《雪山歷歷》獲得90年度文建會紀錄影帶獎地方文化史紀錄獎。
2002以《極端寶島》獲得第二十五屆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影帶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
2002以《私角落》獲得第四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評審團大獎。
2004以第一部35厘米電影劇情長片《豔光四射歌舞團》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
2004《豔光四射歌舞團》一片獲得第四十一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並以該部電影之主題曲「流水豔光」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2005以《豔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韓國亞洲獨立製片影展(1st CJ Asian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Audience Awards)
2007以《刺青》獲得第五十七屆柏林影展(2007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同志電影泰迪熊獎(The TEDDY for the Best Feature Film)。
2008以《漂浪青春》入圍第58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單打雙不打:一部來自金門的百姓電影』/螢火蟲映像體作/台北:萬象出版社/1995
2『流離島影』/李志薔文、金成財等攝影/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3『電視電影.偶像劇/艷光四射歌舞團:一部電影的完成』/李志薔著/台北:遠足文化/2004
4『刺青電影書』/三映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著/台北:尖端出版社/2007
5「用影片創作思維人生:有周美玲 台灣電影永遠有驚喜」/林郡妙/『卓越國際媒體月刊』,第259期/2006/頁68-71
6「在拍片中尋找智慧的夢想家:周美玲」/楊雅亭/『張老師月刊』,第337期/2006/頁100-8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