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影人目錄 > 製片
|
|
|
 | 賴國材 Lai Kuo-Tsai
台語片早期著名的製片,台聯公司的主要領導者。賴國材原為發行商,掌握台中兩條院線中之一條,發展成自己的發行系統。1955年台語片開始生產,為滿足大製片量所需,賴國材運用原是為香港影人來台拍片所設計的押稅辦法,以海外公司名義經營底片進口的生意,並且很快的由電影發行投入製片的工作。
1958年台聯發行《王哥柳哥遊台灣》,大受觀眾歡迎,引發系列電影與跟拍風潮,也因此成為台聯公司的奠基作品。1959年台語片開始陷入第一波不景氣,賴國財和大來公司的鄭錦洲在霧峰租下文化戲院拍攝影片,以李泉溪為主要導演大量攝製歌仔戲電影,與當時知名劇團及名歌仔戲演員合作,就這樣在許多大公司陷入低潮之時,賴國材率領的台聯公司反而在製作與發行並進的方式下逐漸發展出規模。在1960至64年之間成為台語片主要的製作、發行公司,製作發行《高雄發的尾班車》與《台北發的早車》都曾風行一時,賴國材帶領台聯以發行的角度計畫電影拍製,使得行銷部門在電影產業結構中的逐漸壯大,深刻影響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方向。1982年3月心臟病發,病逝於台北,享年六十一歲。
|
|
|  |
作品年表 - 監製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59 | 《王哥柳哥遊台灣(上)》 | | | 1959 | 《王哥柳哥遊台灣(下)》 | | | 1961 | 《二度梅(上)》 | | | 1961 | 《二度梅(下)》 | | | 1961 | 《神尼降魔女》 | | | 1962 | 《孫龐鬥法》(台語) | | | 1962 | 《新天方夜譚》 | | | 1962 | 《盤古開天》 | | | 1963 | 《十二寡婦征西》 | | | 1963 | 《鴉片戰爭》 | | | 1963 | 《阿里巴巴四十大盜》 | | | 1964 | 《一斤十六兩》 | | | 1964 | 《等你一年過一年》 | | | 1964 | 《孤女凌波》 | | | 1964 | 《台北發的早車》 | | | 1964 | 《七仙女(續)》 | Seven fairies Chapter 2 | | 1965 | 《間諜紅玫瑰》 | | | 1966 | 《女人島間諜戰》 | | | 1966 | 《王哥柳哥00七》 | | | 1966 | 《虎咬虎》 | | | 1968 | 《目蓮救母》 | | | 1969 | 《姜子牙下山》 | | | 1969 | 《孫龐鬥法》(國語) | | | 1970 | 《薛剛大鬧花燈》 | | | 1970 | 《重慶一號》 | | | 1970 | 《樊梨花移山倒海》 | | | 1971 | 《尋母十七年》 | | | 1972 | 《未卜先知》 | | | 1973 | 《彩雲飛》 | The Young Ones | | 1974 | 《大三元》 | | |
作品年表 - 製片 年份 | 作品名 | 英文作品名 |
---|
| | | 1960 | 《奴才生狀元》 | | | 1961 | 《天下第一劍》 | | | 1961 | 《薛丁山三請樊梨花》 | | | 1961 | 《薛剛三祭鐵坵墳》 | | | 1966 | 《二十九號反間諜》 | | | 1966 | 《獨眼貓》 | | | 1969 | 《小飛俠》 | Young Flying Hero | | 1969 | 《響尾追魂鞭》 | | | 1971 | 《香港客遊臺灣》 | | | 1972 | 《五虎摧花》 | | | 1972 | 《大盜》 | The Fast Fists | | 1972 | 《識途老馬》 | | | 1972 | 《擂台》 | | | 1973 | 《狂風暴雨》 | | | 1974 | 《大三元》 | The Three Tales | | 1975 | 《西貢,台北,高雄》 | | |
|
|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