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人目錄 > 製片

  1. 製片
  2. 導演
  3. 女演員
  4. 男演員
  5. 編劇
  6. 攝影
  7. 配樂
  8. 影評人
  9. 其他工作人員

製片

徐楓  Hsu Feng

1950年生於台灣(原藉江蘇)。1966年她在商業學校讀書時,由於家貧自籌學費與生活費,到處求職不遂,卻幸運地考取聯邦影業公司,每月收入的幾千元,成為全家生活的主要來源。從影的第一部影片是胡金銓所導的《龍門客棧》(1967)。翌年,她主演《俠女》,一派冷艷而英氣凜然、沉默而堅毅果斷的神采,為她贏得「冷艷俠女」的美譽。本片在1975年獲得坎城「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使徐楓在其表演事業上達到顛峰,而到坎城參展和受到國際肯定也深深影響日後徐楓對電影事業的使命感。徐楓在聯邦公司五年(1966至1971)共拍了《龍城十日》(1970)等五部影片。離開聯邦公司後,自1971到1975年,她主演過廿部多影片,有武戲、有文戲,但以前者居多。武戲中著名的有《迎春閣之風波》(1973)與《忠烈圖》(1975)。在《迎春閣之風波》裡飾演冷艷的蒙古郡主,氣派雍容而出手狠辣,是她武俠片中最出色之作。1976年主演《刺客》,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因在《八百壯士》中,飾演抗日軍官謝晉元的夫人維誠,獲得亞洲影展「演技特別獎」。1980年以《源》獲得第十七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獎」。徐楓主演的影片還有《空山靈雨》、《山中傳奇》、《英烈千秋》等,其中包括二十五部武俠片。

徐楓不僅是銀幕上的俠女,在銀幕下也是重義輕財、尊師重道。對於提攜培養她的導演胡金銓,寧可少要酬勞也要替他拍片。她的第一任丈夫徐志強以她的名義開支票,經商失敗後,她忍負重債,拼命拍戲,還清一千多萬元的債務後才離婚。1979年,徐楓與商人湯君年結婚,育有二子,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1983年,徐楓仍無法忘懷對電影的熱愛,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後,於台北成立湯臣電影公司,出品過《醜小鴨》、《殺夫》、《玫瑰的故事》、《黃色故事》、《蝴蝶夢》等片。尤其是《好小子》一片,以三個小孩為主角的情節,在台灣票房收入高達一億多台幣,在新加坡也創下台灣影片在當地的最高記錄一百二十萬坡幣。由於這部影片為台灣電影打進國際市場,徐楓因此受到新聞局的表揚。湯臣公司最近幾年出品的影片有《滾滾紅塵》、《五個女人與一根繩子》,以及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風月》等,均在國際影壇上受到重視與好評。在近年的港台電影圈來說,徐楓的確是少有的一位嚴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2002年投資拍攝大陸導演彭小蓮執導的《美麗上海》。

作品年表 - 演出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67《龍門客棧》 Dragon Inn
1970《俠女》 A Touch of Zen
1970《龍城十日》 A City Called Dragon
1972《一夫當關》
1973《黑道行》
1973《迎春閣之風波》 The Fate of Lee Khan
1974《步步追蹤》
1974《舞衣》
1974《大小通吃》
1974《火拼楓林渡》
1974《大摩天嶺》
1974《英烈千秋》 The Everlasting Glory
1974《忠烈圖》 The Valiant Ones
1974《古鼎紅顏》
1975《女兵日記》 The Chinese Amazons
1975《近水樓臺》 First Come; First Love
1975《山上五虎將》
1975《十八羅漢陣》
1976《星期六的約會》
1976《刺客》
1976《龍門風雲》
1976《八百壯士》 800 Heroes
1976《陰陽有情天》
1977《龍虎群英》
1977《血連環》
1977《俠士、鏢客、殺手》 Swordsman, Protector, Assassin
1977《龍蛇俠影》
1977《劍、花、煙雨江南》 The Kill with Intrigue
1977《俠女•寶塔劫》
1977《白玉京》
1978《一代俠女》
1978《傳奇人物》
1979《山中傳奇》 Legend of the Mountain
1979《空山靈雨》 Raining in the Mountain
1979《八絕》
1980《源》 The Pioneers
1980《金劍殘骨令》
1980《碧血黃花》 Magnificent 72
1980《古寧頭大戰》 The Battle of Ku-Ning-Tou
1980《問題小子》
1980《大地勇士》 The Frogman
1981《英雄對英雄》 The Last Duel
1981《廣東先生對響馬》 Mr.Kwong Tung and the Robber

作品年表 - 監製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85《竹籬笆外的春天》 The Spring Outside the Fence

作品年表 - 製片

年份作品名英文作品名
1984《醜小鴨》
1984《殺夫》
1985《美人圖》
1985《竹籬笆外的春天》
1985《老少江湖》
1985《好小子》第一集
1986《老頑童與小麻煩》
1986《心鎖》
1986《好小子》第二集
1987《苦兒流浪記》
1987《我有話要說》
1987《跨越時空的小子》
1987《黃色故事》
1988《菜刀與六個朋友》
1988《舊情綿綿》
1988《萬能運動員》
1988《飆城》
1988《今夜星光燦爛》 Starry in the Night
1988《夢過界》
1989《小龍過江》
1990《打通關》
1990《滾滾紅塵》 Red Dust
1991《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
1992《霸王別姬》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1996《風月》 Temptress Moon

大事年表

年份事蹟
1950出生於台北。
1966就讀育達商職二年級時,考進聯邦影業公司,簽下六年基本演員合約,從此進入電影界。
1967處女作為《龍門客棧》〈胡金銓執導〉,在其中飾演忠良于謙之後,戲份極少,但因此為胡導演所提攜,成為胡家班固定班底。
1970出《俠女》〈胡金銓執導〉,徐楓因本片中的孤冷俠女形象,成為武俠片中俠女的典範,並因此片一舉成名。在《俠女》拍攝期間〈《俠女》前後共拍了四年〉,曾在《龍城十日》〈屠忠訓執導〉中演出,並因本片獲得第九屆金馬獎「最有潛力新人獎」。
1973演出《迎春閣之風波》〈胡金銓執導〉,飾演一位蒙古郡主,與演員李麗華合作,深受其影響。
演出《舞衣》〈楚原執導〉,為其第一部時裝文藝片。
1974以《大摩天嶺》一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1975演出《忠烈圖》〈胡金銓執導〉。《俠女》在坎城影展贏得「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
1976以《刺客》一片得到第一座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以《八百壯士》一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演技特別獎。
1977演出《山中傳奇》、《空山靈雨》〈胡金銓執導〉,兩片均在韓國拍攝,在這兩部片中分別飾演凶惡的女鬼樂娘和企圖盜取佛經的女飛賊白狐。
1979以《山中傳奇》入圍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0以《源》一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同年退出銀幕,全心扮演妻子與母親的角色。
1984在夫婿湯君年的資金支持下成立「湯臣電影事業有限公司」,朝幕後製片發展,起用新導演曾壯祥,拍攝李昂成名作《殺夫》,同時羅致朱延平,拍攝商業片《醜小鴨》,期望能藝術與商業並行。
1985湯臣開發出《好小子》系列電影,在一片不景氣的電影市場中打出一片天地,並以此向日本、香港、東南亞進軍。
拍攝《美人圖》,本片改編自王禎和小說並由王禎和本人擔任編劇。
1986開拍《心鎖》,此為郭良蕙遭禁多年的作品,因片中床戲的尺度,被列為限制級上映,喧騰一時。
拍攝《老頑童與小麻煩》、《好小子》第二集。《好小子》登上十大賣座國片第三名,日本東映公司以二十萬美金包底的方式在日本推出,並代理在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版權,湯臣影業靠著《好小子》開始邁向國際市場。
1987因《好小子》在日本極為賣座,東映公司又將二、三集的版權買下,但另一方面《好小子》系列第三集《苦兒流浪記》、第四集《跨越時空的小子》和青少年電影《我有話要說》均在國內票房上慘敗。拍攝《黃色故事》〈王小棣、張艾嘉執導,獲1988年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插曲」〉。
1988拍攝《舊情綿綿》、《菜刀與六個朋友》、《萬能運動員》〈周騰執導〉、《飆城》〈黎大瑋執導〉、《今夜星光燦爛》〈許鞍華執導〉,許鞍華因本片獲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提名,湯臣影業也自本片開始逐漸由商業轉趨向商業與藝術並進。
1990拍攝《滾滾紅塵》。本片在該年度的金馬獎中獲得八項大獎,十二項提名,為湯臣影業的轉捩點,其製片方向一改以往量產的方式,開始走向赴大陸開發拍片資源。
1991拍攝《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改編自大陸作家葉蔚林的作品,獲新聞局三百萬元國片輔導金。本片獲得1991年的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銀獎」、義大利都靈影展「特別關注獎」、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獎」和「最佳音樂獎」,1992年荷蘭鹿特丹影展「最佳影評人獎」、比利時國家影展「最佳影片」,第二十九屆金馬獎首映作品。因為本片有大陸演員艾敬演出,被新聞局禁演,徐楓為爭取映演執照而向新聞局宣戰,最後終於在1992年解禁。因為本片在各影展中大受好評,湯臣影業也自此推向顛峰。
1992拍攝《霸王別姬》〈陳凱歌執導〉,在開拍時就受到國際媒體的注意,各影展競相邀約,未演先轟動。
1993湯臣旗下影片《霸王別姬》獲第四十六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第三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94《霸王別姬》繼續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除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及最佳攝影提名,更一舉拿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英國奧斯卡最佳非英語片兩項大獎。
1996由陳凱歌執導的《風月》入圍第四十九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及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張國榮)等五項提名。
因身體狀況不佳,暫停電影拍攝製片等相關業務。
1997抱病回台參加恩師胡金銓導演的告別式。
1998獲得坎城影展頒予「最傑出製片人」獎。
2000應邀擔任第三十七屆金馬獎決選評審。
2001摩納哥的亞伯特王子任命徐楓為第一任「摩納哥駐上海榮譽領事」。
2002與石雋等人為成立「胡金銓導演文化藝術基金會」大力奔走,希望舉辦回顧影展、出版胡金銓電影DVD等等,推廣胡金銓藝術。
2003與上海電影製片廠聯合投資拍攝《美麗上海》,由大陸導演彭小蓮執導、王祖賢主演。
2004受邀和英國影后海倫米蘭等人擔任第六十一屆威尼斯影展評審。
丈夫湯君年因糖尿病併發肺炎過世,徐楓在哀痛逾絕下接掌湯臣集團。
2005《俠女》被『時代週刊』評選為歷史上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文中並稱讚:「當年只有18歲的徐楓,到目前為止還是銀幕上最勇敢最令人陶醉的女俠。」徐楓所投資製作的《霸王別姬》也榜上有名。
2007應邀出席金馬執委會所主辦的「向大師致敬——李翰祥、胡金銓、楊德昌文物展」記者會,緬懷恩師;與王童導演一起擔任第四十四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及「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獎者李安)頒獎人。

得獎紀錄

年份事蹟
1971以《龍城十日》獲得第九屆金馬獎「最有潛力新人獎」。
1974以《大摩天嶺》獲得第二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1976以《刺客》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以《八百壯士》獲得第二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演技特別獎」。
1980以《源》獲得第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8獲選為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
1990所製影片《滾滾紅塵》獲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形設計」、「最佳音樂」八項大獎。
1991所製片的《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獲當年東京影展「青年導演銀賞獎」、義大利都靈影展「特別關注獎」、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音樂獎」、1992年荷蘭鹿特丹影展「最佳影評人獎」、1992年比利時國家影展「最佳影片」、1992西班牙青年影展最佳編劇獎 。
被台灣商業周刊選為十大風雲企業家。
1992第十三屆南特三洲影展頒予徐楓紀念獎章。
新聞局頒予徐楓國際傳播獎章。
1993湯臣旗下影片《霸王別姬》獲第四十六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第三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94湯臣旗下影片《霸王別姬》獲第五十一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1998湯臣旗下影片《霸王別姬》獲法國坎城影展傑出製片人獎。

相關閱讀

編號資料
1「訪徐楓、李行、張華坤談新製片公司興起影響了什麼?」/ 殷金生、鄭慧蘋 /『世界電影』第193期 / 1984 / 頁108-113
2「越洋獨家專訪『俠女』徐楓——徐楓細數成功背後的血汗路」/ 財訊編輯部 /『財訊』第144期 / 1994 / 頁182-186
3「影壇女闖將再披戰袍——徐楓卅年傳奇生涯」/ 周國偉 /『財訊』第144期 / 1994 / 頁186-189
4「徐楓走過銀色世界30年」/『銀色世界』第321期 / 1996
5「徐楓•電影•丈夫•影展情結」/『銀色世界』第321期 / 1996
6「徐楓獲康城影展製片人貢獻獎」/ 王鵬翔 /『亞洲週刊』第12卷第22期 / 1998 / 頁56
7「胡金銓一生最大成就——培養了中國電影界的俠女徐楓」/ 聞天祥 /『世界電影』第353期 / 1998 / 頁144-148
8「俠女徐楓」/ 張夢瑞 /『光華』第30卷第2期 / 2005 / 頁52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 電話:(02)2392-4243 | 傳真:(02)2392-6359 | 地址:10051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